文/孟庆娇
责编/张晓莉
本文首发自人力资源杂志,文章内容有编削
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涌现不同程度的离职潮,这对付HR来说是件非常痛楚的事情。笔者经历了2018年春天彭湃的离职潮,做离职面谈险些谈出内伤,以为很有必要把一些想法分享给更多同行,大概对大家的事情会有一些帮助。
在此首先要清楚,笔者谈的是员工主动离职的情形,不涉及公司因各种缘故原由辞退员工的情形。当劳资双方走到离职面谈这一步时,企业不能指望HR神力回天,留住那些执意要走的精良员工;HR也不应把预期目标设定在“挽留”项上,这样的事情实在该当放在平时。那么,精确的离职面谈该当是若何的呢?
HR:明确身份做离职面谈
笔者创造,当员工找到HR说,“我要离职了”,很多HR险些条件反射一样平常,第一反应便是“要把人留住”。实在这种想法要不得,由于站在人力资源部门的角度、以HR的角色去和员工面谈,与站在业务部门角度去谈,过程是不同的,而明确身份便是让HR不要超越部门卖力人自作主见。
笔者打仗过这样一件案例:员工A打算离职,业务部门高下该和她谈的都谈到了,之后按照流程轮到人力资源部与A员工面谈。笔者在与A员工沟通时,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觉得:她一边说着要离职,一边又表现出各种不舍,为公司和部门里的大事小情操心。发言结束后笔者对她说,“你对公司的事情这么上心,这么有任务心,如果就这样让你走了,我以为有问题。你先暂缓办理离职手续,容我去找你的部门卖力人谈谈看。”
请把稳,在发言结束后,我没有立时表示要她留下,而是说先找部门卖力人谈谈,便是由于我的身份是HR,我不能超越业务部门卖力人擅自作主。
当笔者找到A员工的部门卖力人,得知部门卖力人也很想挽留她,于是我们又深入地与A员工互换了一番,得知她是由于薪资低而萌生了离职的动机。于是,笔者与部门卖力人商量了一些方法,确保在岗位人为不变的情形下增加A员工的收入,又谈到她未来的发展预期,给她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,而且这个“未来”不是画大饼,而是有明确韶光点去实现的。人力资源部把这些都谈清楚之后,仍将面谈的主动权交还给部门卖力人。部门卖力人终极反馈:“谈妥了,人不走了!
”可谓皆大欢畅。
如果业务部门在与员工的面谈中已充分指出了员工的各种不敷,或者坦陈其业务不达标之处,双方之间由此产生僵持或紧绷感,那么到了人力资源部门,HR就要策略地和员工谈,适当地给予员工安抚,先肯定他的优点,以及他长期以来为公司的付出。
部门主管:以发展的眼力做面谈
事实上,离职面谈这件事情,人力资源部门不是孤立地在做,而是在与业务部门密切、充分地沟通下进行的。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是在打一场“合营战”。因此,我们不能只讲HR如何做离职面谈,还要说说作为业务主管、业务卖力人,当下属来向你提离职时要怎么谈。
对付业务主管、业务卖力人来说,来提离职的下属可能是部门的业务好手或者骨干,当然也有可能是员工本身古迹不太好,能力弗成,事情态度差以及与团队文化领悟上存在问题。对付后面这种情形,当然不能谈挽留,而是好聚好散,彼此留有余地就好。
如果是部门骨干,或者绩效表现精良的员工提离职,业务主管是不是一上来就要挽留呢?答案是否定的,由于你还不理解离职缘故原由,又从何入手去挽留呢?
以是,我们首先要听员工讲离职缘故原由。对付想要挽留的员工,边听边快速剖析,他讲的缘故原由是不是真正匆匆使他离职的缘故原由。如果是,有没有可能做出对他产生一定影响的改变?如果针对他的离职缘故原由公司没有相应改变的空间,那么你的挽留也只是一种姿态,并不能起到任何本色上的浸染。
有些员工在离职时会问:“您是怎么评价我的事情的?我想听听您对我有什么建议,让我可以在今后的事情当中持续改进。”对付这样的问题,业务主管一定要坦诚、公允地跟员工互换,既要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,也要指出其短板,见告他在哪些方面还须要持续提升。业务主管要有胸襟和气度,以发展的眼力为员工供应帮助。另一方面,这样的互换不应等到员工离职时才去做,而是应在日常事情中做得更多、更充分一些。
离职面谈应留足余地
俗话说,“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”。不管是直接主管还是HR,也不管我们面对的是想要挽留的员工,还是想尽快送走的员工,在跟员工谈离职的时候,都要留有余地。
以下几句话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:
“我们还有互助的机会,如果公司将来须要您,请您务必回来。”
“如果您找事情须要我帮忙的话,请只管说,我一定尽力。”
“希望您能把在这里所学的知识用到将来的事情中,我相信您会有更好的发展出息。”
千万别以为这几句话只是客套,它们带给人何种感想熏染,还要看这些措辞针对的详细工具,以及说话时的情境。
招聘新人要花费大量的本钱,而且未必就能选到得当的。当然,条件是HR和业务部门卖力人把余地留足,让员工想回来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压力和顾虑。
员工真的要回来,我们也要完善所有环节,职能部门的卖力人要再跟员工谈一轮,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走干系流程。
坦诚应对敏感话题
马云曾经说过,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缘故原由,一是钱没给够,二是心委曲了。当员工提出离职时,钱和情这两个敏感话题是必须要谈的。那么详细怎么谈呢?
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便是,如果员工因薪水低而离职,HR要不要用加薪的办法挽留?
不一定,这要因公司而异。越是大公司,其管理制度越完善,薪酬政策越清晰,HR越是不能让“加薪”的许诺随意出口。公司的制度摆在那里,员工薪酬低,公司一定有无法知足他的情由,比如精良的人很多,而加薪名额比例有限。如果为了留人而给某个人加薪,那就毁坏了公司的制度,其后会引发更多的抵牾和问题,得不偿失落。而且,即便HR提出加薪,也未必能留住对方,他一旦跟在职的同事去鼓吹,反而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纵然是小公司,加薪留人的做法也要慎重。笔者不太建议加薪留人,除非对方是非常关键的人才,而你能给出的加薪幅度又是对方无法谢绝的。否则,一旦对方私下已经找到薪资更高的下家公司,这样的挽留不但不会见效,还会使员工更加反感:“早干什么去了,等我提出离职才想到给我加薪。”
如果HR一味地躲避敏感问题,或者一味地否定员工,认为离职的员工便是对公司不忠实,让员工带着一腔愤怒委曲地离开公司,不仅对员工本身不好,而且离职员工对公司的负面评价还会影响公司的店主品牌形象,乃至会影响在职员工的感情和事情状态。
综上所述,离职面谈真的非常主要,而且要做好这项事情并不随意马虎,以是我们最好只管即便避免走到离职面谈这一步,多花韶光在平时的管理上。在员工入职、转正、晋级晋升、碰着问题、做得好或者不好的时候,都能及时跟员工沟通,该认可的给予认可,有问题时就明确指出,尽可能把韶光放在日常管理过程上,而不但是盯紧一个结果。须知,可感知的情形都不可怕,恐怖的是,明明出了问题,我们却一无所知。
往期好文推举
《都挺好》火了:姚晨,你怎么成了职场妖孽?!
企业留不住人,HR们如何应对?
微信里的证据,你创造了吗
为什么有的公司总是招不到人才?
关于我们
《人力资源》以关注人与组织协同发展为办刊宗旨,力推“如何思考(意见)、如何操作(干法)、如何生活(活法)”三大主题栏目,竭诚为有品质的HR经理人做事,存心打造职场管理者的心灵读本。
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期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