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东山指的是广州市‌越秀区署前路、‌龟岗大马路、‌新河浦这一带区域,因明、清两代此地建有东山庙、东山寺而得名。

“东山”之名最早涌现于明成化、嘉靖年间(1465-1566)。
时总镇两广的寺人韦眷在今铁路工人文化官的所在地兴建寺院,俗称“寺人寺"。
后海盗勾结倭寇侵扰广州, 当地士绅迎请佛山祖庙的真武玄每天主前来打消贼寇,乡民把寺人寺一分为二,于前殿供奉真武,名“东山寺”,之后当地人就把这一带的山岗统称为“东山”。

东山寺远近有名, 喷鼻香火很盛, 但这一带仍旧很荒漠。
清顺治时, 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攻入广州后 将上万匹战马豢养于东山,这里便成了清军放马之地,至今仍留有驷马岗、马温水、马棚岗、马草街等地名。

清末民初,东山吸引了外国传教士、华侨、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及王侯将相前来购地建房,逐步地形成了具有泰西古典建筑风格的住宅区。
该区域曾因生活优渥的“东山少爷”而声名远播,并成为广州著名的老城区之一。
东山区域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,如‌春园、‌简园、‌逵园、明园及隅园等“五大园”,同时还是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,具有深厚的赤色历史印记。

历史的沉淀广州东山历史文化街区和东山洋楼

旧广州“一西一东, 一富一贵” , 西关以商贾为主,东山则是新贵的地盘,因此当时广州人有 "有钱住西 关, 有权住东山" 的说法。
那个年代,西关小姐是要嫁东山少爷的,有钱有地位的两个群体,强强联姻,真美好!
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光阴流逝,统统都已不复存在。
漫天黃土飞沙将浮华淹没,听凭你多有学识, 多有秘闻, 再风华绝代, 也终将被摧毁。

以上图片拍摄于2024年09月19日